合老拳之肌松
“肌”,【说文】:肉也。从肉几声。“月”也就是“肉”,在汉字的造字中,已经成为了一个偏旁部首。我们不难发现,凡是涉及到人体组织器官的字,都在使用它。因此,合老拳所言“肌松”之“肌”,并非仅指我们一般认识上的“肌肉”之“肌”,而是包括脏腑在内的,人体所有肉质器官和组织。
“松”,即放松,不紧张,不僵硬,不相抗之意。
合老拳所言之“肌松”,即是通过合老拳特有的训练方法和手段,使得我们外在肌肉放松,内在脏腑平和,清浊以分,气血以流;在受到外力时,能做到不相抗于人而重心不失,不主动于己而身体不散。此合老拳之“肌松”也,惟有潜心揣摩其理,朝夕体悟其机者,方可有得。
《老子》曰: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”人与草木,其理皆同,凡坚而不柔,强而不弱者,必至过刚宜折;只有柔而能和,弱而不猛者,才能持久不坏,不自蹈于死之徒,可比苍翠之松针,娇嫩之小草,看似柔弱,实则生机勃勃,能斗霜雪,可御飓风。
合老拳之“肌松”,盖在求外在肌肉放松,内在脏腑平和,以致经络通畅,气从以顺,性情平和,行事宽恕,做到不自是于己,不争强于人,然则养生之理可悟,化力之法遂得。
合老拳所求之“肌松”,实有自上而下,由里及表,先局部再整体的次第和要求。粗略言之,两仪桩、抟体及合老拳架则是修习上述不同次第之肌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。
两仪桩旨在上下分清浊,而清浊得分、重心下移是做到第一层肌松的前提和基础;抟体旨在配合抟气,以求脏腑放松平和,并非为了提高身体的柔软性,增加关节的活动度,切不可误解,否则就有违第二层肌松之精义,为此,抟体练习时不可憋气,不以力抗;任何“自主、有为”的松,均属局部松,并非真松,看似一处放松,实则是以另一处或多处僵硬为代价,一遇外力,势必全身僵硬。为此,只有通过对合老拳架的孜孜以求,才可能得整体“肌松”。故,所有这些,舍合老拳架不得。
发布时间 2018-01-17 15:22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