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老拳之氣順

       合老拳以“七段”為綱,“五要”為目,其理深潛縝密,自成一家,“七段”和“五要”既次第明晰,又互為條件。 因此,不但“五要”之間相輔相成,相因相生,而且“五要”在不同的“段”中也要求不一,含義二致。為此,學者切忌以靜止、割裂的觀念視之,否則必然有礙於對合老拳理的正確理解。

     “氣順”是合老拳“五要”的第一要。“氣以直養而無害”、“真人之息以踵,眾人之息以喉”、“氣順百病消”、“氣乃生命之本”等等,古往今來,宗教、哲學、醫學、武術界對氣的各種各樣的論述,可謂汗牛充棟。

       那麼什麼是“氣”?歷來關於“氣”字,大約有三種寫法,也代表了三種意義。“氣”字,代表自然界的大氣;“氣”字,是指人們吃食米穀之後,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氣;“炁”字,是指當人達到息心清靜,無思無慮的境界時,氤氳而生的所謂無火之氣。可是,所有這些解釋,還是顯得晦澀難懂,不易琢磨。因此,我們不妨去繁就簡,姑且將“氣”理解為人體內活力很強、運行不息的精微物質,它是人體各個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相互聯繫的仲介,人體內的各種生命資訊,都可以通過氣在體內升降出入的運行來感應和傳遞,從而構成了機體的整體聯繫。因此,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“本能”。

      “順”,即是趨向一個方向,與“逆”相對;不滯、不鬱等意思。

       然而,什麼是合老拳所言之“氣順”?一般人很容易僅僅將其理解成後天呼吸的順暢,從而把呼吸的氣和空氣的氣連成一氣。其實呼吸與空氣的關係,只是人體呼吸器官(肺部)的作用,那只屬於達到橫膈膜以上的效用,就如同人們需要生火的時候,必須先要憑籍引火的燃料,用來引發其本有的燃能一樣。至於人體內部的“氣”,並非只與呼吸的作用連成一氣,也並非僅僅出入於人體呼吸道、呼吸器官,而是流轉於人體的四肢百骸。因此,合老拳所言之氣順可大致分為兩個層次,第一個層次則是無論在靜態時或動態中能保持後天呼吸從容順暢,不屏氣;第二個層次則是“體息”。即在動態中,“氣”隨身形的變化自動進出身體,不受主觀意識牽制,不以後天習慣呼吸,此時氣息在體內無轉折,從而達到“氣從以順,各從其欲,皆得所願”的真正合老拳所追求的“氣順”的境界。

       氣不順則亂,亂則耗,耗乃命。因此,氣順對於人體健康的作用不言而喻。我們都知道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”的道理,人體氣機不調,五臟六腑氣化功能失常,機體新陳代謝失衡,就是一切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。

       從武術角度來說,倘若雙方對擂,氣順則能做到不耗,不耗不但不會傷害到身體,而且可以時長。且看拳擊臺上的選手,三分鐘下來就氣喘吁吁,這是氣不順的明顯例證。

       那麼如何致氣順呢?合老拳有以下功法引領習者由淺入深,一步一步地修習、體悟,逐步達到氣順。

      (一)、兩儀樁:通過練習,逐步達到人體外靜時的“二段”氣順。

      (二)、抓筋:逐步養成用力與呼吸互不牽制的習慣。

      (三)、摶體:摶體之法有段位之分,也有三才之別。不同的摶法,致不同層次的氣順。初學者一般從一段、摶肩開始,逐步達到定步動態的“二段”氣順。

      (四)、排打:排打之法也有段位之分,初學者則從二段排打開始,求臟腑放鬆平和,以助二段氣順。

      (五)、拳架:合老拳架可致動態氣順。鑒於拳架分一、二、三、四段,故不同段位的拳架,致不同段位的氣順。初學者從一段拳架入手。

       長期不良姿勢、用力習慣,甚至心理因素往往會造成人們形體不正,從而導致氣滯、氣鬱,輕則有礙行動,重則影響健康。上述各種練習方法,正是以“損其有餘,補其不足”的思想,以正其形,順其氣,得其養。